2014年03月12日 09:23 來源:中俄資訊網
一、構建中俄自由貿易區所面臨的機遇
(一)中俄兩國政治關系日益密切。2013年,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立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這充分表明了中俄關系在中方看來是處于首要位置的。這次會晤加深了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促使兩國關系更上一層樓。近幾年中俄高層之間互訪頻繁,政治關系愈加穩定,兩國互訪的積極性不斷鞏固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俄加強經貿合作的基礎是良好的政治關系,良好的政治關系是兩國建立自由貿易區的堅實前提。
(二)貿易額年年攀高為中俄進一步深入合作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近二十年來,中俄貿易和投資數額都呈上升的趨勢。2012年中俄貿易額達到881.6億元,同比增長11.2%。中國對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增長幅度高達116.2%。中俄通過能源、科技、運輸等領域的合作,不斷為雙邊經貿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內涵。按照目前的發展速度,可以預測,兩國領導人曾提出的雙邊貿易額到2020年達到兩千億美元的目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中俄經貿關系的不斷加深為中俄構建自由貿易區提供了有力的經濟基礎。
(三)中俄地緣緊鄰是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同樣可以用來形容中俄在地理上的優勢。中俄兩國關系友好,可以降低貿易往來的運輸成本,加強合作與聯系的緊密度。環顧全球,很多雙邊或者多邊區域貿易安排都是以地理因素為基礎的。在中俄4300公里的邊境線上,有20多個開放口岸城市,以及共同修建的鐵路、公路等設施,都為兩國的經貿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樞紐。不得不承認,這樣優越的地理稟賦,為中俄兩國的經貿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地理環境基礎。
(四)中俄貿易的互補性是構建中俄自由貿易區的有利條件。中俄貿易之間具有互補性。在服裝、紡織、機電產品等行業,中國更具有比較優勢;在軍工、礦產、木材等行業,俄羅斯更具有比較優勢。正是因為中俄貿易之間的互補性高,中俄貿易的發展前景廣闊,兩國參與區域經濟才更有必要。中俄若能在貿易互補的基礎上構建自由貿易區,那么無論是對區域合作還是對整個區域經濟增長都是大有裨益的。
(五)中俄均已加入WTO是構建自由貿易區的有利國際環境。中國已入世多年,而俄羅斯也已于2012年正式加入WTO。俄羅斯的入世將推動其經濟轉型,其市場準入的門檻會降低,投資和貿易環境也將改善,法律法規也會日趨完善。這可以說是俄羅斯對外經貿發展的全新開始。此外,兩國未來有可能產生的貿易糾紛與摩擦不再難以解決,因為都可以按照國際上通用的WTO爭端解決機制來解決。這樣一來,兩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都能受到保護。
二、構建中俄自由貿易區所面臨的挑戰
(一)俄羅斯的貿易壁壘問題嚴重。一直以來,俄羅斯重視對本國市場的保護,無論進口、出口,都實行較高的關稅政策,各種貿易壁壘種類繁多。比如,中國向俄羅斯出口農產品時要經過嚴格的檢驗和繁雜的通關審查,這就加長了農產品的通關時間,增加了出口成本,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利益,阻礙了中國產品進入俄羅斯的步伐。另外,俄羅斯海關的關稅過高,這種“高門檻”、“高臺階”制約了中俄貿易的發展,是兩國貿易正常化的攔路虎。如果俄方沒有任何調整措施,那么中國對俄羅斯的貿易逆差將逐步擴大,貿易不平衡狀態會更嚴重,這是不利于兩國的長遠合作和發展的。
(二)俄羅斯國內的貿易秩序和投資環境不大理想。早些年間,中俄貿易秩序不夠規范,投資環境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這就導致了很多企業和個人的貿易投資活動處于不合法狀態。由于貿易秩序不夠完善,很多貿易結算都無法通過正常的渠道進行,這就導致很多中小企業通過俄羅斯的地下銀行等非法渠道來進行交易,極大地影響了雙邊貿易的正常進行。其次,獨特的俄羅斯“灰色清關”問題歷史悠久,一直沒能很好地根除,可以說灰色清關問題是俄羅斯市場經濟體的“黑色經濟”。許多中小企業因為俄方繁雜的清關手續和較高的關稅壁壘,不得不選擇這種方式來進入俄羅斯市場。部分俄羅斯國內的法律法規不夠透明,給中俄貿易帶來了不少困難和障礙。另外,據統計稱俄羅斯是全球行賄指數最高的國家,這樣“灰色”的腐敗現象也是不利于中俄兩國進行長期友好合作的。
(三)俄羅斯國內流傳的不利于中國的、偏激的思想認識和社會因素。從20世紀90年代起,俄羅斯國內就出現了中國威脅論、移民滲透論等不利于中國的言論和思想認識。部分俄羅斯國民認為,中國發展迅速、實力強大,這對俄羅斯的經濟恢復構成了很大的威脅。這些偏激的言論和認識作為一種雜音,在兩國關系發展的進程中起反作用。但是我們相信,俄羅斯的這種“中國威脅論”不是輿論主流、不是民意主流,因為中俄已經建立起了非常良好的戰略協作伙伴關系,并且這種良好的國家關系不斷被鞏固、被加強。中俄不是敵人,而是互信力不斷加強的友好伙伴。俄方應增進對中方價值觀念的了解,逐步消除這些不利于兩國合作與發展的言論。
(四)中俄經貿合作缺乏重大項目的依托。中國的很多企業認為俄羅斯的關稅高、貿易壁壘繁多,以及存在法制不透明、市場需求低迷等問題,導致中國企業不愿意去開發俄羅斯新興市場,更不必說資金回收期長的大項目。即便有中國企業肯與俄企業進行經濟合作,也多是短期的、風險性較低的小項目。目前,中國對俄羅斯的投資主要在餐飲、微電子、通訊、服裝、木材加工等領域,由于缺乏大的投資項目,這些中小型投資是不能對雙邊貿易起到有效地帶動作用。從這方面來看,中俄大型經貿合作項目的緊俏,制約了中俄貿易的長遠發展。
俄羅斯加入WTO對中俄經貿產生了重要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必將促使中俄企業展開全新的合作。長久以來,俄羅斯作為中國的友好鄰邦和重要的貿易伙伴,中俄應以WTO為契機,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擴大貿易與投資的合作,加速構建自由貿易區的進程。
作者簡介:穆 雪(1991-),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國際商務專業,從事國際商務方向的研究。